对一些中批量的零件检测,工装检具的磨损表面一般用硬化的合金钢。对一些大批量的检测,检具表面通常镀铬。当需要高的精度零件,生产周期又很长,磨损较多时,使用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作为接触面。磨损的工装检具表面,也可以通过磨削,镀铬,再磨削,研磨到规定的尺寸,然后重新使用。
工装检具不可能制造成完美尺寸。,尽管一次操作,磨损的量,很难确定,但是多次使用之后,总的磨损量,是可以测量出来的。除非检具设计时考虑了磨损余量,否则,检具是会被磨损失效的。
磨损余量是加在塞通规的名义尺寸上的公差值,以及从环通规名义尺寸减去的公差值。也是工装检具在寿命期内的磨损量。磨损余量直径应用在检具设计的名义值上,然后加上公差。
尽管,小的零件公差需要限制磨损量,但是磨损量并不是由工件公差决定的。在指定磨损量时,工件以及检具两者的材料需要指定,以及需要检测的工件数量和检具操作规程也需要考虑进去。确定磨损量时非常重要的。当检具大磨损量大于设计确定的磨损量时,该检具到了报废期。这样避免关于检具是否还有足够精度的任何争论。
制作工装检具时,没有加上磨损余量,但是会有检具磨损报废的标准。在报废之前,是允许检具有一定的磨损百分比。通常因为磨损,检具本身也需要经常被检测。对所有不同的行业来说,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磨损余量的标准。在高精密的场合,磨损余量当然要求更小。并且一些场合,需要检测的频率也更高。 |